佛光山寺聲明啟事
 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「星雲大師」之名,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,企圖斂財謀利,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。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,凡有損害名譽者,將行法律追訴權,以杜絕弊端,特此聲明。
焦點新聞
  • 大馬好愛與和平演唱會 跨種族多元和諧

    為慶祝馬來西亞日,由馬來西亞佛光山、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及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聯辦「大馬好.愛與和平」演唱會,於9月21日在吉隆坡Axiata Arena室內體育館盛大舉行。 這場以「愛與和平」為主題的音樂盛事,特別以免費索票方式向大眾開放,吸引逾7000人共襄盛舉。現場歌聲與掌聲交織成一片和諧的樂章,展現了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共融之美。 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勉勵大眾,要把愛與和平帶回家,將寬容放在心中,彼此扶持,相互關懷。 演唱會集結了黎升銘、羅憶詩、培永、顏慧萍、趙潔瑩、許佳麟、黃一飛與喵喵組合、馬來歌手蕾拉莎妮婭、蒲公英合唱團、印裔歌手Buggimaan等多位本地歌手與表演團體,以歌聲與舞蹈呈現大馬多元文化的美麗風貌。 演唱會由印裔Manesha、馬來小男生和QAYL與芯瑜三位小朋友合唱〈Sejahtera Malaysia〉拉開序幕,童稚純真的歌聲唱響了大馬的多元和諧,也向這片土地送上最單純的問候。顏慧萍演唱〈好時光〉與〈Arena Cahaya〉,溫暖而堅定;趙潔瑩則以〈如果那時候的我〉唱出青春的真摯情懷。當兩人合唱的〈BFF〉音樂響起,友情與回憶瞬間交織,勾起現場無數觀眾的青春記憶。 現場氣氛在Steady Gang的〈打工仔〉與〈大馬〉中迅速升溫,嘻哈曲風與在地文化的巧妙融合,激起全場共鳴。黃一飛與喵喵組合帶來〈馬來風光〉組曲,以輕快旋律詮釋多元風情,熟悉的音符讓台下的觀眾會心一笑。Buggimaan的〈Arabu Kuthirai〉展現了濃厚的印度風情與強烈的音樂節奏感,與Marial Thomas合唱的〈Kadhal War〉則深情款款。 許佳麟的〈這樣的知己〉與車志立的〈我很累〉唱出了生活中的共同心聲,而車志立與蕾拉合唱的〈海闊天空〉更是點燃了全場大合唱。蕾拉的〈Bambino〉則以其獨特唱腔,展現了馬來西亞音樂的多元。 由林穎茜帶領的蒲公英合唱團呈獻迪士尼歌舞劇(Disney Medley),傳遞出純真的希望,溫暖了所有人的心。接著,羅憶詩以〈好好愛自己〉唱出自我關懷的重要;黎升銘則以一曲〈三好歌〉,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的三好精神帶上舞台。 最後,羅憶詩與黎升銘攜手合唱主題曲〈愛與和平〉,用歌聲為馬來西亞送上最美的祝福。 演唱會尾聲,全體藝人同台合唱〈Setia〉與〈Saya Anak Malaysia〉(我是馬來西亞子民),全場觀眾齊聲高歌,和諧融洽的景象令人動容,歌聲中流露出對國家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期盼,也將「大馬好」的精神深植人心。 當舞台燈光亮起,各族藝人的歌聲響徹夜空,這不僅是一場演唱會,更是多元族群同台獻藝、宗教文化相互尊重的最佳象徵,亦是馬來西亞人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世界:「音樂無國界,愛無界限」。 當馬來西亞各族人民能夠擁抱愛與和平,共創一個美好的多元社會,那便不負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贈予馬來西亞的祝福——大馬好。 出席嘉賓有馬來西亞通訊部副部長張念群、國家團結部代表比利、馬佛青總會長楊桂榮、伊斯蘭教青年組織主席期末法米、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會長拿督斯里楊翠蓮、佛光山功德主黃國強、謝木輝及多個宗教團體代表等。...<詳全文>
  • 中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體現佛陀度眾本懷

    2025佛光山中區供僧道糧功德總回向9月21日於佛光山福山寺舉行,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、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及天隆寺監寺慧浩法師主法,引領中區各道場近1300位信眾虔誠禮佛持咒,祈願諸佛庇佑冥陽兩利,淨化自心、共修增上。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開示指出,一年一度的道糧總回向,感謝大眾對佛光山的護持。從福山寺重建初期設備簡樸,到今日人海滿座,皆賴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與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的善巧領導,凝聚信眾同心接力。提及瑜伽焰口的因緣:全台同步啟建瑜伽焰口法會,召請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,以及幽冥領路引魂王菩薩摩訶薩(觀世音菩薩化身)。「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度人舟」,菩薩以不同形象度化眾生,譬如幽冥領路引魂王常在車禍事故中救度孤魂,接引往生西方。 人生各階段皆需引領者,父母以身教培育子女,傳承家風;師長啟發智慧,啟發五育並重的青年;在宗教信仰裡,菩薩更是引領眾生出離苦難的明燈。能引領他人者,亦應自我提升,修養德行與智慧,方能實踐「自度度人、自覺覺他」,共創光明祥和的人間。佛光山重視文化與教育的培養,將信眾的護持與布施,妥善運用於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與文化傳承,讓佛法智慧得以代代綿延,利益社會,廣被人群。 慧傳法師分享,一位富豪雖生活富裕,卻長年鬱鬱不樂,偶然讀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《釋迦牟尼佛傳》葡萄牙文版,感悟到佛陀出身尊貴仍以「服務大眾」而得大歡喜,對照自己未能歡喜的原因,便立願效法佛陀,以服務人群尋得喜樂。另一則,發生在星雲大師創建的西來大學:一位罪犯於獄中因受佈教法師啟發,聆聽佛法而悔改,出獄後入學勤學,直至博士學位,並立願協助誤入歧途的青年脫離幫派與貧困,印證教育與佛法改變生命的力量。 法會圓滿後,慧昭法師闡明「瑜伽焰口」的意義在於廣發菩提心,緣起大悲心,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不忍眾生之苦,既能給予安樂,亦能拔除痛苦,即是與佛心相應。觀世音菩薩以「無畏施」示現,啟發大眾勇於救拔苦難,勉眾效法菩薩行,落實人間佛教,廣結善緣,福慧圓滿。 法會前,妙宥法師為大眾講解供僧意涵與「瑜伽焰口」法會的因緣儀軌,指出僧寶清淨不思議,「身披如來福田衣,堪作人天功德主」,供僧是護持僧團、廣植福田的重要行門。勉勵大眾,以清淨身口意持咒觀想,參與法會須如法如儀,普施一切眾生,共植無量善因。...<詳全文>
文化藝術

 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,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,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。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,在建築、雕刻、茶道、繪畫、音樂、舞蹈、文學、戲曲等各領域上,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,在社會教化、哲學思想等,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,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。
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

教育大業

  建寺安僧,弘法度眾,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。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,來到台灣,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,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,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、辦活動、興事業,讓正法久住。
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

慈善事業

  二千五百年前,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,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、拯慰賑濟的法門。自古以來,佛教徒為實踐佛陀「應病予藥」、「拔苦予樂」的慈悲教法,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,積極興辦慈善事業,實現人間淨土。
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

修持中心

 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,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,僧俗二眾,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,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,道德人心空虛苦悶、迷失敗壞,故特建修持中心,擬以長年舉辦禪修、念佛、抄經等行門修持,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,端正社會風氣,淨化人心,為世界、國家、社會等,略盡佛教棉薄之力。
相關單位